网站地图 | RSS订阅 | 登陆 李洁博客 - 趁年轻,努力吧!
你的位置:首页 » 虚拟主机 » 正文

中国与美国光缆互联网络连接详解

2015-1-11 15:5:15 | 作者:Asian Data Center | 9个评论 | 人浏览

中美海缆: 中美海底光缆系统(CH-US)它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中美海底光缆系统,是之间重要的国际光缆之一,全长约30000公里,共有9个登陆站,中国的登陆站分别为上海崇明、山东青岛和广东汕头。其他登陆方还有日本、韩国、美国和中国台湾。该系统的传输速率为2.5Gb/s x8个波长,共有四对光纤组成,采用具有自逾功能的环型网络结构。该系统于2000年1月开通部分段落。

众所周知,中美刚好在地球的对面,隔着老大老大的太平洋。为了两国人民的“友谊”,网络互通,中美之间的网络、电话等数据传输得通过跨域太平洋的海底光缆来进行。目前中美之间有两条直达海底光缆,一条是 China-USCableNetwork,网络容量达到了 80Gbps。中国大陆登陆点为上海崇明岛和汕头,美国登陆点为加州的San Luis Obispo(位于圣何塞与洛杉矶之间)。另外一条即著名的Trans Pacific Cable,设计容量达到了惊人的5.12Tbps,大陆登陆点为上海(中国电信)和青岛(中国联通),美国登陆点为俄勒冈州的 Nedonna 沙滩。两条光缆均已开通商用,但从目前我多次traceroute的结果来看,TPE 似乎还没有向一般宽带用户开放。中美之间的带宽增长速度相当惊人,根据 CNNIC 的统计数据,截至 2008 年底中国电信与美国之间的带宽为 203980 MB,而中国网通为 110456 MB.目前中国电信在北美西海岸的节点有华盛顿州的西雅图,加州的圣何塞,洛杉矶和帕拉阿图。


那么我们在选取机房服务器托放或购买VPS时,请选择离岸最近的机房哟。

 

一般电信/网通用户访问美国站点网络数据传输所走的路线先是本地 ISP 网络,然后是城域网,接着是各省市网络节点,然后是骨干网,最后从上海等出口出去,跨越一万多公里的浩瀚太平洋后,在美国加州/俄勒冈州登陆。网络延时(latency)在 200ms 以上。很多人误认为 G_F_W 的网络过滤会影响网速,但事实上这种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,网络延时在 200ms 以上主要还是在于传输距离太长,日本/澳大利亚网民的对美网络延时和大陆用户差不多的,而欧洲用户跨越大西洋一般在 100ms 以上。

如果是你是移动用户的话,带宽资源相对于两大巨头要少的可怜,移动用户一般是先南下到香港连接 NTT 的节点,然后绕道日本达到美国,网络延时达到了惊人的七八百毫秒。所以如果你想玩美国服的游戏或视频,请不要用除了电信或联通之外的运营商提供的宽带。比如移动,铁通,长城宽带,歌华有线,天威视迅等一些本地的宽带运营商,虽然便宜,是因为他的宽带不给力呀。100M也是个X,掉包,延迟大等。

这样对于大陆用户来说最佳的机房所在地应该是在西海岸加州,加州的机房最集中的主要有三个,SanJose(圣何塞),Fremont 和洛杉矶。其中,SanJose 和 Fremont 都位于湾区,也即是硅谷的入口。


据本人多年经验,一般中国到美国的最好ping值在140ms(人品及地点非常好的时候),正常在200ms左右,如果你硬要与国内30ms对比的话,确实完败。那你可以选择去美国移民吧!但实测200ms的延迟,玩游戏,看视频毫无压力!

Respect for the original creation of the hard, the author of : wpjamer In this thanks!

 

  • 本文来自:李洁博客,转载请保留出处!欢迎发表您的评论
  • 相关标签:中美海缆  互联网络  
  • 已有9位网友发表了一针见血的评论,你还等什么?

    必填

    选填

    选填

    记住我,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

    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    相关推荐